首页 >标准规范

高速磁浮交通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high-speed maglev transit

会员免费阅读,去 购买

  • 标准信息
  • 中文目录
  • 英文目录
  • 公告
收起

标准信息

  •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主编单位】

    同济大学

  • 【参编单位】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电缆研究所

  • 【主要起草人】

    吴祥明;陈小鸿;胡叙洪;周质炎;林国斌;黄靖宇;刘万明;万建军;盛雄伟;徐瑞华;罗湘萍;曾国锋;叶丰;申伟强;张文明;沈月荣;方华;沙玉林;虞翊;姚金斌;严培良;朱守钧;秦烽;陆继诚;罗奇峰;祁玉华;王晨;张延翔;王利暖;王立天;乔宗昭;李小江;高庆宝;沈志军;朱正清;曹文宏;杨志豪;王长林;田宝华;徐银光;史黎明;边晓春;洪少枝;易思蓉;王美华;任敬东;林宗良;陈克坚;吉敏廷;樊勇;张振纲;郑国莘;严云升;陈开先;王益民;何大海;朱志伟;王志荣;李力鹏;林滢;邓长胜;孙国鑫;袁亦竑;林辉;王绍银;谈长青;陈峙;杨海生;杜磊;唐连福;廖志明;袁建军;徐俊起;胡杰;翁秀玲;高定刚;李晓龙;刘志刚;秦峰;金宇;王霄华;李君;沈一兰;朱莉莉;李毅

  • 【主要审查人】

    钱清泉;仲建华;王平;王晓保;冯燕媛;徐金平;简炼;靖仕元;谢卫民;张佩竹;佟来生;葛琼璇;龙志强

收起

中文目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 前  言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2 符  号

  • 3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 3.1 一般规定

    • 3.2 行车组织

    • 3.3 运输能力

    • 3.4 车站行车和客运工作组织

  • 4 限  界

    • 4.1 一般规定

    • 4.2 制定限界的技术参数

    • 4.3 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

    • 4.4 建筑限界

  • 5 线  路

    • 5.1 一般规定

    • 5.2 平  面

    • 5.3 纵断面

    • 5.4 舒适度检验

    • 5.5 道岔区线路

    • 5.6 线路交叉、用地及安全设施

  • 6 轨道结构

    • 6.1 一般规定

    • 6.2 梁跨布置和轨道定子排布

    • 6.3 设计荷载

    • 6.4 功能区容许变形和制造误差

    • 6.5 轨道梁支承结构

    • 6.6 构造要求

  • 7 隧道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荷  载

    • 7.3 隧道总体布置

    • 7.4 隧道线路

    • 7.5 隧道横断面

    • 7.6 隧道工程结构

    • 7.7 工程防水与结构耐久性

  • 8 车  站

    • 8.1 车站布置

    • 8.2 车站平纵断面设计

    • 8.3 车站建筑

  • 9 供电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变电所

    • 9.3 牵引系统

    • 9.4 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

    • 9.5 接触轨

    • 9.6 动力与照明

    • 9.7 电力监控系统

    • 9.8 电  缆

    • 9.9 电磁兼容

    • 9.10 防雷与接地

  • 10 通信及信息系统

    • 10.1 通信系统

    • 10.2 信息系统

  • 11 运行控制系统

    • 11.1 一般规定

    • 11.2 运行控制系统总体

    • 11.3 中央控制子系统

    • 11.4 分区控制子系统

    • 11.5 车载运行控制子系统

    • 11.6 运行控制核心网

    • 11.7 车地无线通信子系统

    • 11.8 车辆基地运行控制的设计要求

  • 12 售检票及环境设备监控系统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票制及管理模式

    • 12.3 自动售检票系统构成

    • 12.4 自动售检票系统功能

    • 12.5 车站终端设备配置

    • 12.6 系统接口和接地要求

    • 12.7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 13 给水排水

    • 13.1 一般规定

    • 13.2 给  水

    • 13.3 排  水

    • 13.4 车辆基地给水排水

    • 13.5 上水及卸污系统

  • 14 防灾与救援系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建筑防火

    • 14.3 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

    • 14.4 防烟、排烟系统与事故通风

    • 14.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4.6 沿线应急疏散设施

    • 14.7 灾害及侵限监测

    • 14.8 防灾通信

  • 15 车辆基地

    • 15.1 一般规定

    • 15.2 车辆基地的规模及总平面布置

    • 15.3 车辆运用整备及检修设施

    • 15.4 维修设施

    • 15.5 材料库

  • 16 环境保护

    • 16.1 一般规定

    • 16.2 生态环境

    • 16.3 声环境

    • 16.4 大气环境

    • 16.5 水环境

  • 附录A 限  界

  • 附录B 轨道结构荷载值

  • 附录C 隧道净空面积、阻塞比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收起

英文目录

  • 1 General Provisions

  • 2 Terms and Symbols

    • 2.1 Terms

    • 2.2 Symbols

  • 3 Operating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2 Operating Organization

    • 3.3 Traffic Capacity

    • 3.4 Train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Passenger Station Working

  • 4 Gauge

    •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 4.2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Gauge Calculation

    • 4.3 Vehicle Gauge and Equipment Gauge

    • 4.4 Structure Gauge

  • 5 Line

    •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 5.2 Horizontal alignment

    • 5.3 Vertical profile

    • 5.4 Comfort Checking

    • 5.5 Guideway Switchs Location

    • 5.6 Overpass,Land-use and Safety Facilities

  • 6 Guideway Structure

    •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 6.2 Beam Span and Stator Arrangement

    • 6.3 Load

    • 6.4 Tolerances and Deviations of Function Areas

    • 6.5 Guideway Supporting Structure

    • 6.6 Tectonic Requirements

  • 7 Tunnel Structrue

    • 7.1 General Requirements6.2 Beam Span and Stator Arrangement

    • 7.2 Load

    • 7.3 General Design of Tunnel

    • 7.4 Alignment

    • 7.5 Cross-section

    • 7.6 Structure

    • 7.7 Waterproof and Structure Durability

  • 8 Station

    • 8.1 Station Layout

    • 8.2 Station Plane and Profile

    • 8.3 Station Buildings

  • 9 Power Supply System

    •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 9.2 Substation

    • 9.3 Propulsion System

    • 9.4 Stator Core and Stator Winding

    • 9.5 Power Rail

    • 9.6 Power devices for Lighting and other Equipments in Station

    • 9.7 Power Monitoring System

    • 9.8 Cable

    • 9.9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9.10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 10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 10.1 Communication System

    • 10.2 Information System

  • 11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 11.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1.2 General Layout of OCS

    • 11.3 Central Control Subsystem

    • 11.4 Decentralized Control Subsystem

    • 11.5 Vehicle Control Subsystem

    • 11.6 OCS Core Network

    • 11.7 Train-to-Wayside Radio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 11.8 OCS in Vehicle Base

  • 12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 and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 12.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2.2 Ticket Type and Management Mode

    • 12.3 Composition

    • 12.4 Functions

    • 12.5 Arrangement of Terminal Devices in Station

    • 12.6 Interface and Grounding

    • 12.7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 13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 13.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3.2 Water Supply

    • 13.3 Water Drainage

    • 13.4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 Vehicle Base

    • 13.5 Upbound and Excremental of Vehicle

  • 14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Alarm

    • 14.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4.2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 14.3 Water Supply for Fire Protection and Extinguish Fire

    • 14.4 Smoke Prevention,Smoke Exclude and EmergencyVentilation

    • 14.5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 14.6 Evacuation Facilities along Line

    • 14.7 Monitor Calamities and Incursion

    • 14.8 Disaster Prevention Communication

  • 15 Vehicle Base

    • 15.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5.2 Scale and General Layout

    • 15.3 Vehicle Readiness Workshop and Maintenance Facilities

    • 15.4 Maintenance Facilities of Other Systems

    • 15.5 Material Storage

  • 16 Environment Protection

    • 16.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6.2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16.3 Noise Environment

    • 16.4 Air Environment

    • 16.5 Water Environment

  • Appendix A Gauge

  • Appendix B Values of Guideway Load

  • Appendix C Clearance of Tunnel,Tunnel Dimension Ratio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收起

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4-40-00
2021年 第111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高速磁浮交通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高速磁浮交通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 310-2021,自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1年6月30日
收起

本书术语

术语 英文名称 术语 英文名称
高速磁浮交通 high-speed maglev transit 磁浮线路 maglev line
运行模式 operational mode 正常运行模式 normal operation mode
降级运行模式 degraded operation mode 维护运行模式 maintenance operation mode
辅助停车区 auxiliary stopping area 轨道梁 guideway supporting beam
长波偏差 long-wave deviation 短波偏差 short-wave deviation

确定

功能项目 注册用户 普通会员 高级会员/企业版
计划版标准阅读 仅限国标条文 库内全部标准 库内全部标准
标准关联查询
强制性条文聚合
标准资源对比
术语查询
知识库管理
服务资讯查看
原版标准阅读
条文说明阅读
标准文字复制(200字/次) 100次/月 不限
标准追踪
行业定制
实用表格下载(仅PC端)
电子书与视频
专家解读视频 免费视频 免费视频 全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