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准规范

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g for assessment and retrofitting alter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

会员免费阅读,去 购买

  • 标准信息
  • 中文目录
  • 英文目录
  • 公告
收起

标准信息

  • 【主编部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
  • 【批准部门】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 【发布单位】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

  • 【参编单位】

    清华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杭州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中心;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天津市房屋质量安全鉴定检测中心;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主要起草人】

    邸小坛;冷涛;陶里;(以下按姓氏笔划排列);王元清;王少梅;王柏生;王志勇;方东平;牛荻涛;叶列平;田欣;冉鹏;史毅;刘威;吴体;李军华;汪建兵;佟晓超;周燕;张树君;张振拴;张智慧;段凯;徐骋;徐教宇;唐钷;凌程建;常乐;常在;麻文荣;董振平;濮存亭

  • 【主要审查人】

    钱稼茹;高小旺;徐有邻;杨威;费慧慧;王庆生;吴宝光

收起

中文目录

  •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使用与检查

    • 3.3 检测与评定

    • 3.4 处理对策

  • 4 检查和检测

    • 4.1 一般规定

    • 4.2 地基基础的检查检测

    • 4.3 主体结构的检查检测

    • 4.4 防水和保温的检查检测

    • 4.5 围护结构的检查检测

    • 4.6 设备设施的检查检测

    • 4.7 装饰装修与室内空气品质

    • 4.8 附设结构物的检查检测

  • 5 既有建筑的安全性评定

    • 5.1 一般规定

    • 5.2 地基基础的评定

    • 5.3 主体结构的评定

    • 5.4 抗震承载力的评定

    • 5.5 围护结构的评定

    • 5.6 使用安全的评定

  • 6 适用性和功能评定

    • 6.1 一般规定

    • 6.2 地基基础的变形

    • 6.3 主体结构的适用性评定

    • 6.4 围护结构与装修

    • 6.5 设备系统的评定

    • 6.6 基本功能与环境品质评定

  • 7 耐久性评定

    • 7.1 一般规定

    • 7.2 主体结构的耐久性评定

    • 7.3 围护结构的耐久性评定

    • 7.4 设备设施系统的耐久性评定

  • 8 抵抗偶然作用能力的评定

    • 8.1 一般规定

    • 8.2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评定

    • 8.3 抗坍塌能力的评定

    • 8.4 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的评定

  • 9 既有建筑的修复修缮

    • 9.1 一般规定

    • 9.2 地基基础的修复

    • 9.3 混凝土、砌体和钢结构构件的修复

    • 9.4 木结构的修复与修缮

    • 9.5 建筑防水

    • 9.6 围护结构

    • 9.7 设备系统的修复

  • 10 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地基基础的加固、改造

    • 10.3 主体结构的加固改造

    • 10.4 结构的适用性改造

    • 10.5 围护结构的加固改造

    • 10.6 其他特殊问题的加固改造

  • 11 提升功能的改造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增加功能空间的改造

    • 11.3 围护结构的改造

    • 11.4 设备设施的改造

    • 11.5 特殊要求的改造

  • 附录A 测试结果不确定性的校准

  • 附录B 间接法测试结果的修正与验证

    • B.1 修正的规则

    • B.2 修正系数方法

    • B.3 修正量方法

    • B.4 验证和比较的方法

  • 附录C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的地质雷达探测方法

  • 附录D 既有建筑基桩低应变检测方法

  • 附录E 混凝土缺陷的超声波综合因子判定方法

    • E.1 一般规定

    • E.2 换能器的布置和数据的采集

    • E.3 测试数据处理

    • E.4 测点综合因子的计算与确定

    • E.5 缺陷的分析与判断

  • 附录F 钢材强度的里氏硬度检测方法

    • F.1 适用范围和测试仪器

    • F.2 检测技术

    • F.3 硬度计算及钢材强度推定

  • 附录G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钢构件的无损探测方法

    • G.1 一般规定

    • G.2 仪器及基本操作要求

    • G.3 钢构件及其形状的探测

    • G.4 H形钢构件主控尺寸的测定

    • G.5 矩形钢构件的主控尺寸

    • G.6 圆形钢构件的探测

  • 附录H 建筑振动的测试

  • 附录J 热箱法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 J.1 检测方式与仪器设备

    • J.2 检测条件

    • J.3 传热系数的检测与计算

  • 附录K 热像仪检测外墙饰面层粘接缺陷

  • 附录L 硅酮结构密封胶本体性能的取样测试方法

  • 附录M 建筑地面抗滑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 附录N 校准构件承载力分项系数的方法

    • N.1 一般规定

    • N.2 作用效应的参数

    • N.3 构件承载力的变异系数

    • N.4 构件承载力的可靠指标和分项系数

  • 附录P 围护结构的瞬时风速

  • 附录Q 部分材料制品的燃烧热值

  • 附录R 既有建筑改造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 R.1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类型

    • R.2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范围

    • R.3 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

    • R.4 主要资源及建筑材料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收起

英文目录

  • 1 General provisions

  • 2 Terms and Symbols

    • 2.1 Terms

    • 2.2 Symbols

  • 3 Basic Regulations

    • 3.1 General Regulations

    • 3.2 Using and Inspection

    • 3.3 Testing and Assessment

    • 3.4 Treatment

  • 4 Inspection and Test

    • 4.1 General Regulations

    • 4.2 Base and Foundation

    • 4.3 Building Structure

    • 4.4 Waterproof and Insulation

    • 4.5 Building Enve lope

    • 4.6 Equipment and Facility

    • 4.7 Decoration and Indoor Air Quality

    • 4.8 Ancillary Structure of Building

  • 5 Safety Assessment of Existing Buildings

    • 5.1 General Regulations

    • 5.2 Base and Foundat ion

    • 5.3 Building Structure

    • 5.4 Seismic Per formance

    • 5.5 Building Envelope

    • 5.6 Using Safety

  • 6 Serviceability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 6.1 General Regulations

    • 6.2 Deformation of Base and Foundation

    • 6.3 Building Structure

    • 6.4 Building Envelope

    • 6.5 Equipment System Assessment

    • 6.6 Function and Environment of Building

  • 7 Durability Assessment

    • 7.1 General Regulations

    • 7.2 Building Structure

    • 7.3 Building Envelope

    • 7.4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 8 Assessment of Accidental Action

    • 8.1 General Regulations

    • 8.2 Rarely Occurred Earthquake

    • 8.3 Ability of Collapse Protection

    • 8.4 Emergency Exit and Stair

  • 9 Repairing and remedy of Existing Buildings

    • 9.1 General Regulations

    • 9.2 Base and Foundation

    • 9.3 Concrete,Masonry and steel Components

    • 9.4 Wood Structure

    • 9.5 Building Waterproof

    • 9.6 Building Envelope

    • 9.7 Equipment System

  • 10 Strengthening and Reinforcement of Existing Buildings

    • 10.1 General Regulations

    • 10.2 Base and Foundation

    • 10.3 Building Structure

    • 10.4 Serviceabil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

    • 10.5 Building Envelope

    • 10.6 Special Problems

  • 11 Upgrading Function Retrofitting

    • 11.1 General Regulations

    • 11.2 Improvement of Functional Space

    • 11.3 Building Envelope

    • 11.4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 11.5 Special Requirements

  • Appendix A Calibration of Test Results Uncertainty

  • Appendix B Correction and Validation of Indirect Test Results

  • Appendix C Geological Radar Detection for Base and Found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

  • Appendix D Low Strain Method Detection for Foundation Piles of Existing Building

  • Appendix E Ultrasonic Synthesis Factor Determination of Concrete Defects

  • Appendix F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for Steel Strength with Richter scale

  • Appendix G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for Steel Components i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 Appendix H Building Vibration Measuring

  • Appendix J Heat Conduction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Detected by Hot Box

  • Appendix K Thermal Imager Method for Adhesive Defects of Tapestry Brick

  • Appendix L Test Method for Sampling Performance of Structural Silicone sealant

  • Appendix M Test Method for Coefficient of Sliding Resistance of Building Ground

  • Appendix N Method of Calibration for Component Partial Factor

  • Appendix P Instantaneous Wind Speed of Building Envelope

  • Appendix Q Burning Heat of Material and Products

  • Appendix 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Methods for Existing Buildings retrofitting alteration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收起

公告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4-40-00
第319号
关于发布《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1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1〕4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等单位编制的《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技术规程》,经本协会建筑物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 497-2017,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收起

本书术语

术语 英文名称 术语 英文名称
既有建筑 existing building 附设结构物 ancillary structure
附属构筑物 subsidiary structure 偶然作用 accident action
次生灾害 secondary disasters 安全责任人 safety supervisor
管理人 administrator 维护 maintenance
修复 repair 修缮 remedy

确定